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略)年处理**万吨DMF废液及3万吨DMAC废液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的严肃性、公正性及公众知情权,现将该项目环评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公示发布后五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科。
联系电话:(略)-(略) 地址:(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一、项目名称:(略)年处理**万吨DMF废液及3万吨DMAC废液项目
二、建设单位:(略)
三、建设地点:(略)
四、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平方米。收(略)两套处理能力为**t/h的DMF回收装置、及其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储罐区。将其中一套“两效两塔”设施变更为DMAC回收装置,年处理能力3万吨(4.2t/h),另外一套回收**t/h的DMF回收装置不变。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处理**万吨DMF废液及3万吨DMAC废液的能力。
五、产业政策符合性、规划符合性
(一)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行业类别为N** 固体废物治理、N** 危险废物治理,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年),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四十二、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6.危险废弃物处置: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和高效利用技术设备开发制造、利用处置中心建设和(或)运营”及“**.工业“三废”循环利用:“三废”综合利用与治理技术、装备和工程,“三废”处理用生物菌种和添加剂开发与生产,废水高效循环利用技术应用,工业难降解有机废水循环利用、高盐废水循环利用、循环水回收利用、高效分离膜材料、高效催化氧化材料等技术装备,高盐废水和工业副产盐的资源化利用,轻烃类石化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硫回收装备(低温克劳斯法)”,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二)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位于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区,经对照,项目的建设符合《六安市东片区(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六安市东片区(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的要求。
六、排放情况
本项目主要污染源排放情况见下表。
表5主要污染源排放情况汇总表
污染类别 | 主要污染物(名称) | 产污环节 | 治理措施 | |
废气 | DMF回收生产线 | NMHC、DMF、二甲胺 | 浓缩塔、精馏塔、脱酸塔、脱胺塔 | 废液回收工艺过程密闭,尾气经密闭管道收集;储罐大小呼吸废气经密闭管道收集后经“六级水喷淋+除雾器+二级活性炭”+**m 高排气筒(DA**)有组织排放 |
DMF | 储罐“大小呼吸” | |||
DMAC回收生产线 | NMHC、DMAC、二甲胺 | 精馏塔、脱酸塔 | ||
DMF | 储罐“大小呼吸” | |||
污水处理站 | NMHC、NH3、H2S | 污水处理单元 | 二级水喷淋+除雾器+氧化+活性炭吸附+**m高排气筒(DA**)有组织排放 | |
实验室 | NMHC | 化验 | ||
废水 | DMF回收生产线 | CODCr、NH3-N、TN、DMF | 浓缩塔、精馏塔、脱酸塔 | 密闭管道排入塔顶水储罐, 定期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
DMAC回收生产线 | CODCr、NH3-N、TN、BOD5 | 精馏塔、脱酸塔 | ||
保洁废水 | CODCr、NH3-N、TN、BOD5 | 厂区地面清洗 | 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 |
实验室废水 | CODCr、NH3-N、TN、BOD5 | 化验 | ||
精馏塔冲洗 废水 | CODCr、NH3-N、TN、BOD5 | 精馏塔清洗 | ||
喷淋塔吸收废水 | CODCr、NH3-N、TN、BOD5 | 废气治理 | ||
初期雨水 | CODCr、NH3-N、TN、BOD5 | 雨水 | ||
职工生活 | CODCr、BOD5 | 职工生活废水 | 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 |
噪声 | Leq(A) | 泵、风机等 | 减振、隔声、消声、加强设备维护 | |
固废 | 回收生产线 | 精(蒸)馏残渣 | 残液回收 |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
污水处理站 | 生化污泥 | 污水处理站 | 交由固体废物处置或再生利用单位处理 | |
废滤布 | ||||
废气治理 | 废活性炭 | 废气治理 |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 |
在线监测 | 在线监测废液 | 在线监测 | ||
职工生活 | 生活垃圾 | 职工生活 | 环卫部门定期 |
七、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在现有厂区内机械设备安装。仅有少量的设备基础施工,施工周期短,且在室内,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且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影响消失,故不做分析。
(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环境
(1)装置区、储罐区废气治理措施
装置区、储罐区废气包括:NMHC、DMF、DMAC、二甲胺。
废液回收工艺过程密闭,尾气经密闭管道收集后与经密闭管道收集的储罐大小呼吸废气经“六级水喷淋+除雾器+二级活性炭”+**m 高排气筒(DA**)有组织排放。
(2)污水处理站、实验室废气治理措施
污水处理站、实验室废气包括:NMHC、NH3、H2S。
污水处理站、实验室废气收集后经“二级水喷淋+除雾器+氧化+活性炭吸附”+**m高排气筒(DA**)有组织排放。
2、地表水环境:本项目生产废水、初期雨水,与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污水处理工艺为“调节池+UASB+A2/O系统+二沉池+终沉池”)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排入东城污水处理厂处理。
3、声环境:通过设备减振基座、隔声等措施,减少项目在运营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地下水环境:项目进行分区防渗。本项目重点防渗区包括:储罐区、DMF回收线、DMAC回收线、危废库、应急事故池等。
5、固体废弃物:本项目产生固体废物分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为生化污泥、废滤布;危险废物为精(蒸)馏残渣、废活性炭及在线监测废液;生活垃圾主要是员工办公产生的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化污泥、废滤布委托处置。危险废物精(蒸)馏残渣、废活性炭及在线监测废液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八、环境防护距离
结合大气防护距离以及风险防范距离设置要求,最终本项目环境防护距离为以厂界外扩**m(距离四至厂界各**m)。经现场勘测,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空气敏感点。
九、环境风险
本项目新建应急事故池**m3,2#罐区围堰(**.0×**.0×1.2m)。依(略)一座**m3初期雨水池。
十、总量指标
本项目塔顶水、保洁废水、实验室废水、精馏塔冲洗废水、喷淋塔吸收废水、初期雨水及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接管至东部新城污水处理厂处理,本项目废水中COD、NH3-N不需申请总量;废气中VOCs申请总量1.**t/a。
十一、环评总体结论
(略)年处理**万吨DMF废液及3万吨DMAC废液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要求,选址位于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选址符合区域总体发展规划;项目符合《六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安徽省六安市东片区分区规划》等相关政策要求,项目建设符合“三线一单”要求;项目生产过程中遵循清洁生产要求;项目实施后,通过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各类废气、废水、噪声可以做到稳定达标排放,不会降低评价区域大气、地表水和声环境质量原有功能级别;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并落实应急预案,项目的环境风险可防控;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开展了公众参与调查,公示期间未收到反馈意见。评价认为,本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运行过程中,切实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及“三同时”制度的前提下,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项目建设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