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略)/**-** | 组配分类: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
发布机构: | 太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企业公告 |
标题: | 太环行审〔**〕**号 关于《太和县中医院太和大道院区更新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 | 文号: | 无 |
信息来源: | 阜阳市太和县生态环境分局 | 有效性: | 有效 |
成文日期: | (略) | 发布日期: | (略) |
太环行审〔**〕**号 签发人:高铜涛
关于《太和县中医院太和大道院区更新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
太和县中医院:
你院报来《太和县中医院太和大道院区更新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项目代码:**-**(略)-**)收悉。根据阜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授权县级生态环境部门承担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工作的通知》(阜环函〔**〕**号)和环保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经研究,我局意见如下:
一、该项目在全面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前提下,环境不利影响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从环境保护角度,我局同意你单位按照《报告表》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建设内容及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建设。核技术利用项目另行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并履行相应审批手续。
二、该项目位于太和大道以西,建设西路以北,总投资(略),其中环保投资(略)。太和县中医院太和大道院区前身为太和县第五人民医院,本次改造范围包括医院的消防改造及建筑内部装修装饰等辅助工程的改造,改造后,医院不新增医疗设备,设置病床**张。
三、在项目设计、建设、运营和环境管理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合理组织施工,严格控制施工场地,施工机械和车辆运输扬尘及噪声等对环境的影响。
2、加强废水收集治理。建设雨污分流系统,医院食堂污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医院污水混合经院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的预处理标准及太和县污水处理厂接管限值后排入太和县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3、严格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该项目食堂油烟经静电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通过排气筒引至楼顶排放,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表2中标准。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池体密封,废气收集后经生物除臭后通过**米高排气筒排放,臭气浓度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表1中的二级标准。
4、严格落实噪声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高噪声设备,并采取隔声、减振等措施,以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营运期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2类区相应标准。
5、严格落实固体废物分类处置,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加强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该院医疗废物的管理要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相关要求,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雨、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有关规定。该院污水处理站污泥、医疗废物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危险废物转移要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中相关要求。
6、加强环境风险预防和控制,全面落实《报告表》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要制定应急预案并报我局备案,强化应急演练,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有效防范因事故排放或安全生产事故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院区污水处理站调节池兼具事故池功能,总容积为**立方米。
7、你院应全面落实《报告表》所拟采取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不得擅自更改和停用,确保项目产生的污染物能长期稳定达标排放。做好与排污许可证申领的衔接,将批准的《报告表》中环境保护措施,污染物排放清单及其他有关内容,按照排污许可技术规范要求,载入排污许可证。
四、项目要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五、项目建设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你院环保“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和日常环境监管工作由太和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具体负责。项目建成后,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
六、以上审批意见仅限于本《报告表》确定的建设内容,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你院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国家相关法规、政策、标准有新变化的,按新要求执行。
阜阳市太和县生态环境分局
**年3月8日
抄送:阜阳市生态环境局,太和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太和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略)